2009年底,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等六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廉政学问建设的意见》。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清廉学问建设的意见》。对比前后两个《意见》,题目从“廉政学问”变为“清廉学问”,一字之变揭示了2022年《意见》的深刻变化,表明了党中央正风肃纪、崇廉拒腐的坚定决心。
清廉学问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2009年《意见》指出,廉政学问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22年《意见》则将清廉学问建设作为“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战略定位显著提高。从根本上说,这是大家反腐败斗争形势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如今,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日益扎牢,进一步要以清廉学问建设作为抓手,迈向“不想腐”。2022年《意见》的出台,准确把握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在反腐倡廉领域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已相对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清廉学问的培育。与制度建设的成效相比,清廉学问建设还存在不足,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组织不够重视,少数党员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思想,导致违法乱纪时有发生。“不想”是根本,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清廉学问,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清廉学问具有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持久性,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廉荣贪耻的价值观念,最终带来行为方式的转变。
清廉学问的时代特色更加鲜明。学问具有时代性,任何学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022年《意见》以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底色,刻画出新时代清廉学问的鲜明时代特色。以党章、准则等党内法规做指引。2009年《意见》并未援引相关制度规范,2022年《意见》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严格遵守党章,严格实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践行清廉自律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反腐倡廉工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反腐倡廉的要求制度化和明确化。2015年《中国共产党清廉自律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清廉从政”“清廉用权”“清廉修身”“清廉齐家”的清廉自律规范。2016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将“保持清正清廉的政治本色”单列一节,强调“建设清廉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学问,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写入党章修正案,同时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清廉”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要求,将“清廉纪律”列为党的纪律之一。以上这些重要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清廉学问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以习大大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引导。2022年《意见》指出,把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将习大大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清廉学问建设的重要论述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大总书记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清廉学问建设,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保持高尚品格和清廉操守,在全社会培育清正清廉的价值理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大大总书记关于清廉从政、清廉用权、清廉修身、清廉治家、清廉奉公等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共产党人清廉学问的内涵,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气息,为加强新时代清廉学问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清廉学问的核心内容更加清晰。与2009年《意见》相比,2022年《意见》明确了清廉学问的组成内容:“用革命学问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学问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学问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学问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清廉学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问,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学问和社会主义先进学问,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大大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优秀传统学问、革命学问、社会主义先进学问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固执。建设新时代清廉学问,需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传承清廉为民的红色基因,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廉荣贪耻的价值观念,从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崇德尚廉的学问精华,使清廉成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基、为政之本。
清廉学问的关注重点更加全面。与2009年《意见》相比,2022年《意见》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名称上,从“廉政学问”到“清廉学问”,关注更加全面,意蕴更为深厚。一方面,“清廉”涵盖的范围更广泛。廉政,即清廉从政,关注重点是公共权力机构的人员,强调应该清廉不贪、勤政不迂。清廉,即清廉,清白,不但关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还关注包括企业员工的清廉守职、社会大众的家风家教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改造。另一方面,“清廉”指向的内涵更深刻。“清廉”的“廉”字包含了廉政,而“洁”字进一步强调思想的纯洁。中国共产党人的“清廉学问”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蕴含着对党员信仰信念的更高要求,而这也是拒腐防变的根本。习大大总书记指出,“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清廉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抵御任何诱惑的精神支柱。2022年《意见》强调:“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站在信仰信念的高度去理解共产党人的清廉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转载自:《学习时报》2022年5月13日第3版